自从 13 年前接手父亲的酿豆腐摊位以来,这位李秀琴女士只曾在 2019 年调涨过一次食品价格。
李女士(50),牛车水大厦秀记江鱼仔酿豆腐 (Xiu Ji Ikan Bilis Yong Tau Fu)摊主,鉴于物料上涨,决定调涨食品价格。
$3的价格出售的品项将上涨到$3.50 ~~
李女士是《海峡时报》采访的 38 位小贩之一,采访内容也谈到目前的通货膨胀会如何影响他们的业务。
其中 17 位受访者表示,如果供应成本和间接费用持续上涨,他们将考虑重新审视食品价格。
李女士更表示,在过去一年里原料价格一直在攀升。例如:现在一罐桶18 公斤的植物食用油的成本是 $50,但在去年 3 月份时只需要$35。
她说:“我每周在我的摊位上都需要消耗三罐植物食用油,因此我每周在食用油上花费大约 $150。如果我不尽快提高食品价格,我将很难维持生意利润。”
Lee Yong Wen先生(30),在Clementi West的一家咖啡店经营Mr Meepok的业主,表示在电费上涨超过 $1,000后,他也在调整出售食品的价格。
他还补充说道:“许多东西的价格,比如鸡蛋,在过去几周一直持续上涨,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因此通货膨胀确实对我们造成了严重打击。”
在今年1 月份时,新加坡的核心通胀同比上升了 2.4%,为 2012 年 9 月至今以来最高水平。
鉴于疫情影响,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导致食品价格一直上涨。
在植物油和乳制品成本飙升的情况下,全球食品价格在今年2月份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去年上涨了 20.7%。
其中更有10位受访者表示,他们将于近期内提高食品价格。
林先生(饮料摊位业者)鉴于供应商从去年12月开始一直提价,他只能被迫在3月份把热饮价格提高 10 %。
林先生(52),牛车水大厦糖水店的业者表示:“我可以吸收最初的成本上涨,但价格不断上涨,我再也承受不起了。即使在我提高出售价格后,我每卖出一杯咖啡或茶,仍然损失大约 $0.50。
现年 53 岁的商会联合会小贩部主席 Anthony Low 表示,原料成本和电费上涨对小贩而言是很大的影响。
“这些零散成本加起来将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小贩要维持目前的粮价更是困难。我们为大众提供可以负担的食品价格,但随着通货膨胀,我们难以承担成本。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食品价格,否则我们无法应对。”
Thya Boon Hin先生(56),Marine Parade Merchants’ Association的主席并负责监督84 Marine Parade Central Market and Food Centre and 50A Marine Terrace Market and Food Centre,表示:“合计两家美食中心共有79个小贩摊位,部分小贩自 1 月以来就一直在调整价格。”
他还补充说道:“鉴于最近几个月原料、油料和电力成本增加了,部分小贩已经将食品价格提高了近$0.30-$0.50。
尽管成本上涨,但还是有一些小贩没有对食品做出涨价,例如:亚成潮州肉脞面的业者,张先生。
张先生更是海峡时报采访的 11 名业者中没有涨价的小贩之一。
张先生表示:“如果一家小贩价格提高 $0.50,将会受到常客的强烈反对,并直接对我们的业务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之所以选择不提高食品价格,主要还是因为低工资客户已经在节俭生存,再涨价无疑是增加他们的负担。”
其他人,例如:Old Airport Road Food Centre 的 Ah Tas Muffins的 老板,David Lim(30)表示他们将尽可能的维持现有价格。
然而,林先生还表示,随着黄油、巧克力和牛奶等原料的价格不断上涨,生意利润将会受到影响。
他更补充道:“随着(待定)商品和服务税的上调,我们必须向雇主和食品供应商支付更多费用。另外,由于生活成本上升,员工的工资也必须随之增加。“
新加坡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副主席,Hong Poh Hin先生表示:“如果食品供应商提高价格,咖啡店经营者和摊主无法承担成本,他们迟早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由此,大多数消费者都表示能了解小贩提高价格的需求。
48 岁的工程师 Alfred Tan 受访说道:“每个人都必须谋生。现在生活费一切都更贵了,所以你不能指望(小贩)维持他们的价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