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酱料、泡面统统要“贴标签”!新加坡中2027年起,这些食物会被打分!
以后去超市买泡面、酱青、番茄酱、食用油,不只是看看价钱,还要看看它们的“健康成绩”咯!
新加坡卫生促进局(HPB)最近宣布,到了2027年中旬起,如果盐、酱料、泡面、调味料这些产品在“Nutri-Grade”健康评分中被评为C或D级,就必须强制贴上标签,让消费者知道它们的钠(sodium)、糖分(sugar)或饱和脂肪(saturated fat)含量有多高。
目的很简单啦!就是为了帮大家做出更健康的选择。特别是爱吃泡面或重口味酱料的朋友,看清楚标签才不会不知不觉吃进太多钠!
来,简单讲解一下这次评分系统怎么分等级:
盐和盐代替品
- A级:每克钠少过300mg
- B级:300 – 340mg
- C级:340 – 370mg
- D级:超过370mg
酱青或调味酱油(100g为单位)
- 钠含量A级:少过4,000mg
- B级:4,000 – 5,700mg
- C级:5,700 – 6,500mg
- D级:超过6,500mg
糖分只要超过16g就直接是D级了!
番茄酱、烧烤酱(100g)
- 钠含量D级是超过1,100mg
- 糖分超过31g也是D级
泡面(汤底+面一起算)
- 钠含量超过2,500mg直接D级
- 饱和脂肪超过9g也是D
食用油(饱和脂肪占比)
- A级:低于13%
- D级:超过30%

这表示,如果你手上那包泡面是“D级”的话,它的汤可能咸到不行、脂肪又高;或是你那瓶酱青钠含量爆表,也得“挂红牌”。
到时候在包装上就会有个Nutri-Grade标签提醒你,“这个不是很健康,少吃点咯~”
HPB说,为什么要从泡面、盐、酱料这些下手?
因为这些是很多人饮食中最主要的钠来源,长时间摄取过量钠,会提高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所以这次新政策,是希望可以慢慢改善新加坡人的饮食习惯!
以后买东西要更“kiasi”了,不只是看价钱,还要学会看Nutri-Grade标签。
选A、B级的产品,至少比较安心,不会让自己无意中吃进太多“看不见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