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与马来西亚经济部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在经济增长和贫困缓解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有望在2028年至2030年间成功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然而,报告《重新审视减少不平等与提升社会流动性》(A Fresh Take on Reducing Inequality and Enhancing Mobility in Malaysia)强调,必须确保这一增长成果能够公平惠及所有公民,以实现真正的包容性经济繁荣。
经济增长背后的不平等问题
尽管马来西亚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该报告指出,国内不平等问题依然严峻,甚至比许多近期迈入高收入国家的经济体更严重。
报告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整体贫困率有所下降,但社会流动性仍然受限,特别是对于处于低收入群体的人而言,向上攀升的机会极为有限。
数据显示,在收入最低的20%人群中,超过一半的人仍然难以摆脱低收入阶层,这表明贫富差距正在从幼年时期开始逐步扩大。
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拿督(Dato’ Seri Rafizi Ramli)对此表示,政府需要采取全面策略,通过早期干预和优化劳动力市场,减少社会不平等,并促进更公平的经济发展。
五大关键政策建议
为解决上述挑战,世界银行报告提出了五大核心政策建议,以帮助马来西亚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经济体系:
- 提升生产力与教育
-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
- 促进医疗与教育投资
- 缩小区域发展不均衡
- 系统监测不平等与社会流动性
世界银行驻马来西亚国别主任(Zafer Mustafaoğlu)指出,尽管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令人瞩目,但目前正是推动更具包容性发展的关键时刻。
通过实施更全面的政策,马来西亚不仅能实现高收入国家的目标,还能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步推进,让所有公民都能公平地分享国家繁荣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