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本田与日产合并:时间是最大的挑战

近日,本田(Honda)与日产(Nissan)宣布正式展开合并谈判,计划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然而,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面临着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也引发了关于其是否能及时达成目标的疑问。

两家公司计划在2026年8月前敲定合并协议。预计通过共享研发平台、联合采购及标准化的汽车平台,两家公司将在未来实现超1万亿日元(约新币86亿元)的协同效应,并提高54%的营业利润目标。

但是!这些协同效应最快也要到2030年后才能全面显现。

电动车挑战与研发困境

本田与日产在电动车领域的弱势是两家公司合并后需要克服的主要难题。尽管日产曾凭借Leaf车型在电动车市场取得先机,但后续的Ariya车型却因生产问题错失良机。本田则在混合动力车型上表现较强,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但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仍显不足。

分析人士指出,两家公司未来仍需面对电动车新产品线和技术研发的挑战。虽然标准化平台能带来成本协同效应,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

中国市场的失利

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 中国,消费者对软件驱动的智能汽车需求快速增长,使得比亚迪等中国品牌迅速崛起。

本田与日产在这一领域已经落后,市场份额显著下滑。本田最近公布的季度利润下降了15%,并正在缩减中国员工规模,而日产已宣布裁员9000人,并削减20%的全球产能。

广告后内容继续

分析师认为,要扭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需要面临重大执行风险。

区域重叠与全球市场布局

除了中国市场,美国和日本也是两家公司的重要战场。然而,两家公司在这两个市场的业务重叠显著,这意味着合并在地理多样性方面的优势有限。

尽管如此,分析师指出,这种整合可能有助于应对潜在的美国关税政策变化风险。

行业整合的大势所趋

此次本田与日产的潜在合并将成为自菲亚特克莱斯勒与PSA集团2021年合并以来汽车行业最大的整合事件。面对中国制造商的威胁,以及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传统车企需要通过合并和合作来降低资本支出及研发成本。

分析师预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行业整合出现。

Img: AI 製圖

Written by 新加坡华人网

分享新加坡|马来西亚 两地最新消息

广告后内容继续

马来西亚燕窝出口因新城病暂停,损失1500万新币

赵薇承认与新加坡富商离婚,称已经离婚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