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新加坡无子夫妻比例翻倍!选择不生孩子的原因是?

一位受访名中 Ms Tan 从年轻时就知道自己不想要孩子。这位 49 岁的职场女性(因隐私原因不愿透露全名)表示:“养育一个孩子责任重大,我不想承担另一个人的人生责任。我也很珍视我的自由,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像她一样,越来越多的已婚女性选择在生育年龄结束后依然保持无子状态,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因其他原因未能生育。

无子夫妻比例翻倍增长

新加坡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新加坡 40 至 49 岁的已婚女性中,有 15% 没有孩子。这一比例是 2004 年的两倍(7.1%),2014 年这一比例为 11.2%。

“已婚”指的是当前已婚、离婚或丧偶的女性,而“居民”指的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高级研究员 Tan Poh Lin 形容,这一比例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这一趋势正值政府大力支持大家庭(即育有三名或以上子女的家庭),并鼓励国人生育之际。在 2 月 18 日的财政预算演讲中,总理 Lawrence Wong 宣布,凡是在 2 月 18 日及之后出生的第三胎及以上的孩子,每名可获得高达 16,000 新元的额外补助,作为新设立的“大家庭计划”(Large Families Scheme)的一部分。

选择不生孩子的多重原因

受《海峡时报》采访的多对夫妻表示,他们选择不生孩子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活方式偏好、童年时期的负面经历,以及害怕养育孩子所需承担的巨大责任等。

Ms Tan 和她的丈夫(比她年长几岁,也是职场人士)享受旅行和探索人生。她认为,孩子会限制他们随时出行的自由。此外,她更愿意将时间用于志愿服务,比如推动女性平等机会,并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她还表示,不希望经历朋友们因孩子学业问题而承受的压力,且如今的育儿环境比过去更复杂。

41 岁的 Mr Chin(职场经理人,不愿透露全名)和他的妻子也选择不生孩子。他表示:“未知因素太多,我无法跨出那一步。我会成为合格的父母吗?孩子会成长得好吗?心理上的负担太重了。” 他和妻子结婚六年,养了三只猫。

社会观念的变化:结婚不再等于生育

受访者普遍表示,他们没有受到父母、亲戚或社会的压力要求生育。

Ms Tan 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个人满足感比过去更重要的时代。人们更在意自我实现,而不是为了某种所谓的‘更大目标’牺牲自己。”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人类发展与潜能研究院社会科学主任 Jean Yeung 教授指出,已婚夫妻选择不生孩子的趋势,反映了社会的重大转变——婚姻已不再与生育挂钩。

广告后内容继续

Yeung 教授解释说,以前的社会规范要求已婚夫妇至少生一个孩子,以延续家族血脉。然而,随着“丁克”夫妻(即“双收入无子女”)的增多,选择不生孩子已被更广泛接受。

她补充道:“如今,夫妻可以重新定义婚姻的意义,把重心放在陪伴、相互支持、经济或个人目标上,而不一定是生育孩子。”

生育率持续走低,“龙年效应”未能显现

2024 年,新加坡的总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TFR)依然保持在 0.97,与 2023 年持平。这一水平是全球最低之一。

许多人期待“龙年效应”能推高生育率,因为在 1988 年、2000 年和 2012 年,龙年的出生率都有所上升。然而,这种趋势在 2024 年并未出现。

在 2 月 28 日的国会会议上,总理公署部长 Indranee Rajah 表示:“龙年效应近年来逐渐减弱,反映了年轻一代对生育的态度和优先事项已发生变化。”

研究人员指出,越来越多夫妻选择不生孩子,不仅会进一步拉低生育率,也将改变家庭结构。 IPS 高级研究员 Kalpana Vignehsa 认为,新加坡需要更开放地接受更高的移民水平,或者依赖人工智能(AI)技术,希望以 AI 解决劳动力萎缩的问题。

不孕夫妇的挣扎:昂贵的 IVF 费用

与此同时,一些夫妻渴望拥有孩子,但因生育问题而无法如愿。

36 岁的 Mr Tan(不愿透露全名)和他的 36 岁妻子,原本希望能有三个孩子。他们结婚四年后,发现 Mr Tan 有生育问题。两人尝试了三次试管婴儿(IVF)治疗,但都没有成功。

IVF 过程不仅昂贵,他们已花费约 35,000 新元,对心理也是极大折磨。

Mr Tan 表示,在得知生育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后,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打击,也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他说:“一些朋友虽然是好意,但建议各种偏方(提高生育能力),有些人则完全不知道如何回应我们的困境,要么沉默不语,要么一笑置之。”

由于私立医院的治疗费用过高,这对夫妇计划转向政府医院进行 IVF,以获得补助。 Mr Tan 希望政府能考虑为私立医院的 IVF 治疗提供补贴,以提高国家生育率。

目前,政府为符合条件的夫妻提供高达 75% 的 IVF 及其他辅助生育治疗费用补助,但仅限于 KK 妇幼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及国立大学医院。

Mr Tan 表示:“我不知道我们还会尝试多少次 IVF,但我们不会放弃。”

Written by 新加坡华人网

分享新加坡|马来西亚 两地最新消息

广告后内容继续

新加坡男在日本冒充警察诈骗,牵出ATM盗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