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一些朋友“非常爱给理财建议。
但是他们真的会理财还是只有半桶水?
或者他们在新加坡的生活已经是顺风顺水了?
但是回归理智 看看他们的生活…..其实….不是跟我一样吗? 🤣
或者!过的比我还差呀
现在就有网民分享以下几点,真的是句句到位
“在新加坡不能被只有半桶水的人影响”
1.只买永久地契不买99年公寓、因为更“保值”。
2.每三年用贷款换辆新车,常换常新。
3.只买或者租CBD或者乌节路核心地区的房子,而不是学区或者居住社区的房子,2013年买的到现在才刚回本。
4.为了补贴等新组屋至少8年、而不去考虑公寓。
5.用CPF OA 还房贷。
6.不用SRS和CPF Topup节税。
7.为了积分办理了多个银行的信用卡、后来发现房贷额度受限。
8.有钱还是用夫妻共同名字去买房。
9.旧公寓住一辈子也不换。
10.住在一间破旧组屋,还教我理财?
💡 最后发觉给建议的是一位来了才2年的打工仔,怪不得不买房,对他来说要交一大筆印花税,还有一位是组屋开二手车的朋友。
我就想問下:你住著組屋,銀行存款沒多少,憑什麼給理財建議呢?
這就是半桶水。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