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MTI)已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原先的1%至3%,下调至0%至2%。这主要是因为担心美中之间的关税战会导致全球经济放缓。
MTI在4月14日指出:“我们评估外部需求的前景明显恶化,导致新加坡那些面向外部市场的行业前景也转差。尤其是制造业,预料会受到全球需求减弱的冲击。”
这种情况也会拖慢批发贸易的增长,全球贸易回落也将打击运输和仓储业,因为对航运和空运的需求减少。
金融和保险行业也可能因为市场避险情绪上升而交易量变少,影响到银行、基金管理、外汇及证券交易等领域的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
此外,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也会抑制企业资本投资,限制信贷中介活动。支付相关公司的增长也可能因商业活动和消费者支出疲软而放缓。
MTI表示会继续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并在必要时进一步调整经济预测。
根据MTI发布的预估数据,新加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同比增长了3.8%,虽然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5%,也比市场预期来的弱。
从季节调整后的季度环比来看,经济萎缩了0.8%,而2024年第四季度则是增长0.5%。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和一些对外导向的服务行业(如金融和保险)受到需求疲弱的拖累。
根据彭博社的调查,分析师原本预期的是同比增长4.7%,季度环比收缩0.3%。
新加坡财政部长兼总理Lawrence Wong黄循财在4月8日就美国关税发表部长声明时表示,新加坡今年可能不会陷入衰退,但经济增长将受到显着影响。
Maybank经济学家Brian Lee维持2025年GDP增长2.1%的预测,略高于MTI的新区间。他说:“我们预期会出现增长放缓,但目前还不认为会陷入衰退。”
Lee也指出,美国暂停对大多数国家征收关税,以及贸易与资金流动的转向,可能缓和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同时,国内利率下降、建筑业蓬勃发展和更多财政支持等因素也能帮助经济维持增长。
他还表示,制造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增长表现比预期强劲,增长了5%,虽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7.4%,但这显示出在美国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前,企业加速生产和出货的“抢跑”效应。
建筑业也持续扩张,增长4.6%,略高于前一季度的4.4%。
在服务行业方面,批发与零售、运输与仓储业合计增长4.2%,低于前一季度的5.6%。其中除了零售业,其他子行业都有扩张。
资讯通信、金融保险和专业服务行业的增长则放缓到3%。不过,金融与保险业整体还是有扩张,主要是银行和支付公司的良好表现带动。
其他服务行业,包括住宿与餐饮、房地产、行政和支援服务的增长保持不变,为2.5%。
4月9日,美国总统Donald Trump宣布暂停为期90天的关税政策,这包括原定于4月9日对新加坡征收的10%关税,不过对中国的关税则不受影响,中国目前面临145%的关税。
作为报复,中国宣布从4月12日起对美国产品征收125%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之后将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外,也就是说这些产品不会受到145%的中国关税影响。但几个小时后,又指出这些产品还是包含在半导体关税中,而半导体则将另行征税。
MTI警告说,这场关税战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下行风险”。不确定性的激增可能导致企业和家庭“观望”,推迟支出决定,进而对经济活动造成比预期更大的打击。
针锋相对的关税措施可能引发全面的全球贸易战,扰乱供应链、提高成本,导致全球经济更大幅度的放缓。此外,也可能破坏全球通缩进程,增加已开发和新兴市场的衰退风险,导致资本流动不稳,进而引爆银行和金融体系中的潜在脆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