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新加坡美食文化再升级:nasi lemak正式成英文词汇

最近,“Alamak”跟“nasi lemak”等一票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本地词,被正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引起不少本地人惊喜!

根据OED,这些词是属于“无法翻译(untranslatable)”的用语,反映出新马文化的独特性。

这批新增词汇是在今年3月的更新中被加入。

“Alamak”这个词其实早在1952年就有记录了,它是来自马来文的一种口语感叹词,通常用来表达惊讶、震惊、懊恼或愤怒。你可以想像当你看到parking summon贴在车上、钱包不见、或是油价又起的时候,那种脱口而出的“Alamak!”就是这种感觉啦!

除了“Alamak”,一些地道的食物名称也登上了词典殿堂,进一步展现马来美食对本地文化的影响。

例如:“ketupat”(马来风味的米饭粽,是用棕榈叶编成小包裹再把米饭煮熟),“otak-otak”(一种将鱼肉或其他海鲜与香料和椰奶混合后包在香蕉叶或棕榈叶中,蒸或用炭火烧烤的传统小吃)。

新加坡人最爱的“kaya toast”和“half-boiled egg”也榜上有名,还有永远不会退流行的“nasi lemak”。这些都是我们早餐档一定会看到的经典组合。

更有趣的是,还有两个带有英语风味的菜名也被收录:一个是“fish head curry”(鱼头咖喱),另一个是“steamboat”(火锅)。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英文,但它们其实都是地地道道的新马美食。

广告后内容继续

另一个入选词是我们天天会用的“tapau”,就是打包食物回家的意思。这词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很常用,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还有个比较特别的是“terror”这个词,字面意思是“可怕”、“糟糕”,但在本地口语中,它也可以表示一种“厉害”、“很强”的意思。就像有人讲:“Wah! So terror lah!” 意思不是吓人,而是“哇!太厉害了啦!”

除了这些新马词汇,这次OED也收录了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有趣词汇。

例如:南非的“Yoh!” 一种可以表达各种情绪的感叹词,像是惊讶、赞叹、震惊或悲伤;菲律宾的“gigil”也被收录,这词指的是当你看到某个东西太可爱了,忍不住想捏一捏、咬一咬的那种情绪。像看到一只超萌的小猫咪、或是宝宝的脸胖嘟嘟,你就会“gigil”到不行!

其实,这也不是新加坡用语第一次被OED收录。早在2016年,OED就加入了19个“新加坡英语”(Singapore English)词汇,包括“blur”、“ang moh”和“shiok”。

另外,2015年2月11日,“kiasu”还曾被选为OED的“每日单词”。

看来我们的Singlish和本地文化已经越来越“international”了,不知道下一个上榜的是不是“bojio”呢?

Written by 新加坡华人网

分享新加坡|马来西亚 两地最新消息

广告后内容继续

RTS来了!每天只要5分钟跨国通勤,告别新山-新加坡大塞车

讨论:常说这3句话,小心越说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