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在超市购物时总是纠结于哪个产品更划算,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了!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新加坡几家主要超市将试行商品单价标示制度,让消费者更轻松地比较价格,做出更明智的购物决策。
什么是商品单价标示?
商品单价指的是商品按单位计价的方式,例如:每升牛奶多少钱,或者每公斤苹果多少钱。这种标示方式能帮助消费者轻松比较不同品牌、不同包装规格的商品价格,从而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试点计划即将启动
这项试点计划是由消费者协会(CASE)与新加坡政府联合推出的,副总理颜金勇在3月15日的CASE合作伙伴答谢晚宴上正式宣布了这一计划。
该试点计划将涵盖新加坡四家主要超市运营商,包括 NTUC FairPrice、Cold Storage、Giant、Sheng Siong 以及 Prime Supermarket,并将在部分门店推出。届时,米、肉类、鸡蛋、食用油、水果和蔬菜等常见商品的单价都将清晰标示出来。
在试验阶段,各大超市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单价,以测试哪种方式最能帮助消费者快速理解价格信息。此外,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CCCS)还将聘请市场调查公司,收集消费者的反馈,以优化最终的标示方式。
帮助消费者看穿价格陷阱
根据CASE和CCCS的联合声明,CASE主席 Melvin Yong 表示,单价标示能让消费者“快速、轻松地看穿价格陷阱”。这项措施还能有效应对 缩水式通胀(shrinkflation) 现象。
缩水式通胀指的是商品的尺寸或数量缩小,但价格却保持不变,消费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花了同样的钱,却买到了更少的商品。有了单价标示,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发现这些变化,避免掉入商家的价格陷阱。
NTUC FairPrice集团首席执行官 Vipul Chawla 也对这一试点计划表示支持,他认为这一举措能“让FairPrice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价值和更实惠的选择”。
Sheng Siong集团首席执行官 Lim Hock Chee 也认为,这项措施将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让他们的钱花得更值得”。